close

  年銷售生地2萬噸銷售量占到全國60%以上年總銷售額達3億元
  本報訊 寒冬是襄汾縣南賈鎮荀董村中藥材交易市場一年中最為忙碌的時節——收購、烘烤、分揀、論價、發貨,人聲鼎沸。荀董村倒騰中藥材的“元老級”人物高有倉介紹說:“歷經30餘年發展,我們這裡已形成以生地為主,附帶經營丹參、黃芩、柴胡、白芍等多種中藥材的產業發展格局,年銷售生地2萬噸,銷售量占到全國60%以上,年總銷售額達3億元,是華北地區最大的以生地為主的中藥材集散地。”
  近年來,襄汾縣充分發揮市場決定作用、群眾主體作用、政府職能部門服務監管作用,做好規模發展、技術革新、金融支持三篇文章,成功打造出以生地為主的中藥材產業品牌。該縣以生地為主的中藥材經紀人隊伍達到1000餘人,常年從事中藥材挑揀分級、裝卸運輸、加工、烘烤的外來務工人員上千人,走出了種植、加工、營銷一條龍的產業化路子。
  走出去擴展規模。生地有種植不能重茬的特性,經過幾年發展,襄汾縣能夠種植生地的土地越來越少。要保持生地種植規模,必須走出去。襄汾縣鼓勵種植專業大戶出縣、出省,南跨運城到陝西,北過太原至忻州,周邊輻射臨汾市的洪洞、浮山、古縣等地,通過外出承包土地經營種植和向當地人提供種子、技術、合同收購等多種模式發展生地種植,建設生地種植基地。通過典型帶動、技術培訓、藥糧間作、藥果間作等多種方式在本地大力發展丹參、黃芩、柴胡、白芍等多種中藥材,目前已建成南賈、西賈、汾城、陶寺、大鄧等共8萬畝中藥材種植基地,輻射農戶達1.5萬餘戶,確保了中藥材種植規模和產量的有效增長。
  用革新提升品質。以往,生地烘烤用的是老式煤泥爐子,硫含量超標降低了藥材品質。為了攻剋這一難題,襄汾縣積極發揮群眾的創造力,組織生地營銷大戶研製出無硫烤爐。烤爐以鋼管作基,管中註油,並與鍋爐相連,鍋爐將油燒熱後,靠熱油散髮的熱量烘烤藥材,同時鍋爐產生的煙氣在經過環保設施處理後,再次吹入爐中,形成循環。這套設備製作簡單、經濟環保,從根本上解決了生地烘烤含硫的問題,保障了生地烘烤的品質。
  破難題金融支持。針對生地收購貸款難問題,襄汾縣協調郵政儲蓄、信用聯社等金融部門積極開展“送貸款下鄉活動”,每年在藥材收購高峰期,金融機構人員都進村入戶,現場接受咨詢、受理貸款,集中審批。金融機構向農戶推出三戶聯保等不用抵押、質押的小額貸款業務,形成了“集中受理、集中調查、集中審批、集中發放”的放貸模式,大大簡化了貸款流程,貸款發放速度由原來的7天,縮短到現在的3至5天。2009年至2014年累計發放貸款2000多筆,金額超過1.7億元。
  靠網絡對接市場。襄汾縣不斷健全完善國家基本藥物中藥原料資源動態監測和信息服務體系建設,當地的藥農、藥商、藥企可以借助中藥材天地網專業信息資訊及服務平臺,與全國的藥材商戶進行交易,互相 “淘寶”,實現“人在家中坐,交易天下貨”,中藥材產業搭上了互聯網發展的快車,跨入了“電商”領域。 (焦玉龍 賈安妮)
  (原標題:襄汾成為華北最大的生地中藥材集散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04blds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